朗县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朗县政府网站:
2022年11月01日 17时17分
来源:拉萨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朗县十二届人大八次
会 议 文 件(15)
政府工作报告
——3月16日在朗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朗县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胡 文 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朗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朗县“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指导和县政协参政议政支持下,在福建省福州市第六批、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的无私援助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五次、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按照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发展“一果两椒三桃(萄)”特色产业,突出“四个坚持”,提升“六大产业”、打造“七大基地”,坚守“和谐稳定、生态保护、安全生产”三条底线,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面完成了“十二五”目标任务。
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2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5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308万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07元,其中现金收入8025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95倍、3.82倍、2.42倍、5.01倍、2.17倍、2.16倍。
五年来,基础设施建设迈入新阶段。“十二五”期间完成项目230个,完成投资11.6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25.4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03倍,超额完成17.47亿元。公路总里程达 681.24 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63.2 %,拉林铁路朗县段开工实施;朗加油路建成通车,藏东环线基本实现贯通;六乡镇通油率达100%,52个行政村(居)公路通达率100%,通畅率48.08%。小康示范村建设覆盖率28.8%,农牧民住房条件和农村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2200万元县城供水工程全面完成。
五年来,农牧业发展打下新基础。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财政支农资金累计投入3.53亿元,农牧业基础地位显著加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6万亩,新增高寒畜牧区牲畜棚圈61座,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6个。改良黄牛1441头,推广藏青2000、山东7号、冬青17、18号、喜拉22号等新品种3600亩,粮食产量达到6000吨。设施农牧业、生态林果业蓬勃兴起,青稞、牦牛、藏香猪、黑山羊等高原种养加速发展。朗县千年核桃特色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从“十一五”末的1个发展到40个,“八到农家”工程深入推进,完成52个行政村(居)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镇通光缆率、通邮率和行政村通电话率均达到100%。连续8年,累计投入545.05万元,全面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414户1242农牧民群众住上安全舒适的新居,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五年来,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农牧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五年来,我县经济林木种植总面积达到5万余亩,是“十一五”末的2.9倍。其中:苹果3286.3亩、花椒764亩、辣椒2640亩(含复播)、核桃4.15万亩、藏冬桃3236.7亩、葡萄1355亩;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6倍、7倍、2.2倍、1.2倍、8倍、33.9倍。发展特色养殖基地4个,土鸡养殖基地6个,全县肉、蛋、奶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县农牧林综合示范场优质水果产业带种植项目成功实施,预估年产值500万元;洞嘎镇朗敦专业经济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年产值达120万元,龙头带动作用显著。生态旅游业发展良好,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扶持经费预算提升到本级财政收入的6%,旅游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5.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82.86万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4.57倍和10.53倍。第一家星级酒店正式挂牌,成功打造第一个正式对外开放的景区并实现旅游财政收入零的突破;成立首批餐饮店旅游诚信服务点并正式授牌;实现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常态化;圆满举办“两会一节”旅游节庆活动,组团参加福州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提高朗县知名度;朗县旅游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并进驻冲康庄园景区;开展了旅游市场综合整治行动;完成《魅力朗县》旅游宣传册藏汉文印制、旅游示意图制作和《朗县旅游手册》编制工作;开通朗县旅游官方微信,在各种平台投放宣传资料。水电能源业有序推进,仲达电站通过蓄水位评审,朗镇电站完成预可研。随着110KV输变电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我县形成了县、乡、村、户百分百覆盖的供电网络。总投资1.8亿元的工字荣电站升级改造项目投入运营,装机容量1.32万kw。雅中(朗县)—林芝500KV线路新建工程项目待自治区审批。文化产业体系初具规模,文化产业形成了以图书音像、休闲娱乐、文艺演出、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全县文化经营单位发展为26家,金东藏纸通过自治区产业扶持评审,并获得15万元项目扶持资金,朋仁曲德寺藏香获得自治区非遗发展资金17万元,成为朗县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县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不可移动文物189件,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个。藏医药产业逐步兴起,藏医院获市政府批准成立,藏药材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收集藏药材426种;完成全套县域藏药材标本制作,初步完成了《朗县藏医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藏医适宜技术逐步推广,六个乡镇卫生院均设有藏医门诊,县藏医院拥有藏药280余种,乡镇藏医门诊拥有藏药均达80种以上,藏医门诊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门诊量累计达1.23万余人次,充分发挥了藏医药在医疗、保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民族特色手工业快速发展,民族手工业企业发展为4家,引进了西藏吞柏古藏香有限公司协助推动苏卡药香产品的提升和营销。“贡布千年核桃”、“拉贡塘”酥油系列特色商标和地域商标成功注册;拉多乡苏卡药香厂成功组建,市场前景喜人。朗镇木碗加工厂和登木乡藏式家具厂逐步发展。
五年来,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果。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教育教学条件显著改善。在园幼儿350人,学前两年入园率82.93%,城镇学前三年入园率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到100%;初中毛入学率达102.05%,巩固率达到99.83%,学前入学率达到82.93%。教职工266人(不包含教研员14人),学历达标率100%,中高级以上职称24人。4所学校职工之家建成并投入使用。9所学校接入10M光纤,实现全覆盖;组织各学校电教管理员赴成都、拉萨等地学习考察,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卫生计生工作全面加强,免费医疗经费标准提高到人均420元,参加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人数达13811人,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率、个人集资率、农牧民群众参加大额补充医疗保险率均达100%,常规免疫疫苗接种率95%以上,县医疗机构增加至9个,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全部配备,人员达118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4.6%,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8‰以内,孕产妇死亡率为零。鼠疫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县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寺庙书屋实现全覆盖,图书外借率达到总藏书的20%;县、乡文化活动中心定期免费开放;塔布民间艺术团成立,代表朗县外出专项演出累计40余次,下乡服务群众演出110余次。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圆满完成,登记文物保护点26处,189件文物成功录入自治区文物信息平台。成功将朋仁曲德寺藏香评定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将拉多苏卡药香、拉多呗谐、登木藏毯、藏靴申报为第六批县级非遗项目,县电视台自创栏目2个,制作播放反映朗县经济、文化、地理的新闻 398期1282条、通知公告384条、专题节目31部,有线广播电视达到5510户,覆盖率98.5%;县级数字影院、有线电视数字化项目启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科技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累计争取资金370万元,实施科技项目7个,挂牌成立朗县科学技术协会,顺利召开第一次科协代表大会,成为全区首个召开县级科协代表大会的县。选派科技特派员8人,派驻乡镇、村引导农牧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促增收;积极举办各类科技培训,大力推广群众科学适宜技术,累计培训1.8万人次、发放科普宣传册8000余本;严格落实农用机械补助政策,推动实现机械化生产,累计补贴 937.6万元,购置农机具1084套。社会保障全面提升,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共开发就业岗位448个,转移农牧区劳动力4.52万人次,劳务收入1.2亿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促进企业改善用工环境和劳动待遇,妥善解决征地拆迁、工程债务清欠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五大保险征缴率均达100%;抗震救灾应急物资不断充实,残疾人事业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城乡低保、五保、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资金、残疾人生活补助、孤儿生活保障金、寿星老人健康补贴等保障资金全部发放到位。政府出资为全县干部群众购买人身意外险;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五保集中供养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入住老人94人,供养率63.5%。逐步构建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正确处理输血与造血、扶贫与扶智、当前和长远关系,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工程,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扶贫开发目标,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扶贫项目122个,投入资金7627.5万,实现脱贫4079人。
五年来,生态创建取得新进展。编制完成《朗县2009年--2020年生态县建设规划》,完成自治区生态县、5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45个自治区级生态村创建工作。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和5个国家级生态村申报材料已通过自治区环保厅审核,待验收。2014年我县环境保护考核工作被评定为良好等次,获得奖励资金220万元(自治区200万、林芝市20万)。县城饮用水水质各项常规指标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宣传成绩明显。306省道朗县段植树造林工作完成,全面打造雅江中上游“绿色长廊”;完成“两江四河”森林资源普查工作,启动“两江四河”(朗县区)造林绿化规划;实施重点区域造林、防沙治沙、防护林等项目13个,总投资4680.03万元,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83%,城镇绿化率达36%。
五年来,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坚持城乡整体规划,统筹城乡共同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聘请上海同济规划院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六乡镇控制性详规,提出“一江两岸,一城四片区”结构布局,规划总面积2400余亩,为城乡快速发展创造了空间。光明新区建设用地674亩,目前“三通一平”总投资1.4亿元,完成投资7095.29万元。共建设县乡两级保障性住房444套,住房保障率分别达70%、100%。
五年来,改革开放构建新格局。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公布政府权力清单,社会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34亿元,全面落实“五放六支持”政策,非公经济发展加快、活力增强,援藏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资金1.13亿元,建成项目39个,项目涵盖特色产业、小康示范村、改善民生、社会事业、维护稳定五大工程。五年来,30余名援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教育、卫生、住建、科技等服务岗位,援藏队先后组织20余批次200多名干部赴闽考察、培训、挂职锻炼,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年来,平安创建打开新局面。严格落实维稳十项措施,认真执行维稳值班带班制度;加强网格化管理,目前全县共划分了59个网格;深入推进“先进双联户”创建工作,形成全员参与维稳的社会格局,2014、2015连续两年荣获自治区级先进县。以“三级领导干部接访”活动为载体,完善8项信访工作制度,及时发现解决矛盾纠纷,连续三年无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实现了朗县“三不出”和“三无”目标。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基本方针,严格审批“巴尔耸珠”、“玛尼旺”等佛事活动,全力做好活动期间安全保卫工作,严防十四世达赖集团和敌对势力开展破坏活动。全面实施“六建”“六个一”“九有”、“九+六”工程,改善驻寺干部和僧尼的生活条件,增强僧尼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意识。
各位代表:
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团结奋斗中阔步前进,我们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全县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的结果,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成功实践的结果,是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坚强领导、科学施策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朗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特别是对口援藏我县的福州人民、援藏干部,表示诚挚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我县驻军部队、中(区)直各单位、政法干警,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关心支持朗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总量偏小,财政增收乏力;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化、系统化程度低;群众收入渠道单一,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低收入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仍旧困难;水利、能源、旅游等发展仍受制约;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有待进一步突破;政府工作效能和干部队伍素质仍需提高。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尽心竭力做好政府工作,不辜负全县各族人民的重托。
各位代表,经过长期奋斗的厚实积累,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发展理念更加科学,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们深切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坚决维护稳定,保持社会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央关心、全国支援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机结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我们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是经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中央精神与西藏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全面落实十项维稳措施,是推动我县长足发展的和长治久安的生动实践。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一以贯之、长期坚持。
“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
“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重要原则,贯彻落实区党委八届七次、八次全委会精神,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按照“一果两椒三桃(萄)”产业发展方向,突出四个坚持,提升六大产业、打造七大基地,以“项目支撑、产业带动、种养结合、培育优势”为原则,坚守“和谐稳定、生态保护、安全生产”三条底线,全力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争当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排头兵。
“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7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现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8年与全市一道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五大理念,坚持和谐发展,坚决维护社会稳定,深入落实十项维稳措施,保持定力,开足马力,精准发力,着力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改善民生、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着力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推进能源体系发展,全面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吃透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区、市相关政策精神,大力推进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一批符合全县实际的特色产业、民生建设等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以大投资推动大发展,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构建“两横四纵一铁”交通骨干网络,形成铁路、公路衔接良好、运行高效的交通体系。加大桥梁和边防、牧场公路建设,完善优化县、乡、村、寺庙道路安全设施。把深化流域治理、防洪减灾、农村安全饮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保护作为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利资源保障。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加快水源地建设,改善县城、乡镇、村(居)饮水条件。大力发展光纤网络,促进“三网合一”,建设灵活、可靠、便捷的宽带多媒体信息平台,形成交互式网络构架,实现县城的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努力建设“智慧城市”。通过政府主导、规划引领、试点现行、以点带面,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环境美观、功能完善的特色村镇。加快村镇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及商业、文化、医疗、金融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乡镇职工周转房建设步伐。
二是加快农牧业发展,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未来五年,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3.5%,到2020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000吨以上,蔬菜、肉、奶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农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技推广技术服务与管理、农业市场化和信息化服务、疾病防控、防灾减灾等体系建设,加快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围绕特色农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引进、吸收、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壮大人才队伍,提高服务水平。健全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农机具等专业市场和营销服务网络,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农牧业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养殖业,推动畜牧支柱产业发展,加快牧区养殖业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重点抓好青稞、小麦、辣椒等农经作物病虫害防治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利用援藏渠道建立农牧业发展技术支持平台,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引导农牧民广泛开展以家庭副业、庭院经济和采集业为主的多种经营,特别是要鼓励农牧民投入到旅游、商贸、运输等服务业发展中。
三是加速特色产业步伐,提升特色经济种养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以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为目标,全力推进六大产业建设,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发展持续、生态安全的高原特色现代化农牧业。做优做强“一果两椒三桃(萄)”,努力把我县打造成西藏辣椒产业第一县及干果大县,在沿江建立标准化核桃生产示范田,发展核桃种植6700亩,辣椒种植2800亩,大力发展苹果、花椒、葡萄、藏冬桃种植,建立4-8个专业种植基地。优化养殖结构,扩大黑山羊、小尾寒羊、奶牛、牦牛、藏鸡、藏猪养殖规模,改良黄牛3000头,建立高原牲畜暖棚1500套。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打造“西藏朗县·光明吉祥”旅游品牌,到2020年,力争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家标准基本接轨,初步建成生态休闲旅游区。重点打造观光生态、民族风情、宗教文化、藏医药养身保健四大旅游产品。全面推进藏医药产业。以保障藏药材资源供给为重点,以藏药品研发开拓为核心,坚持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充分挖掘南派藏医理论,发挥藏药特色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以提高藏药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为核心,加快推进藏药材种植、培育、推广。继续培养藏医药人才,依托医疗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加快人才培养步伐。逐步兴起水电能源业。大力发展水电能源产业,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坚持电源、电网、负荷同步建设、协调发展,建设仲达、朗镇电站,加快水电、光伏电站发电项目建设步伐。逐步壮大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业,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兴文、共同发展的原则,发展与旅游相配套的文化娱乐业。努力培育民间演出团队,挖掘农牧区乡土艺术人才和民族风情资源,积极开展民间民俗展演活动。充分发挥节日文化作用,以各种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展示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和民族风情。全力提升民族手工业。整合现有资源,建设朗县苏卡藏药加工厂,以巴尔曲德寺藏香等优质企业为基础,促进兼并重组,实施品牌战略,形成由市场竞争力、科技含量高、产业规模化的优势产业。进一步挖掘全县特色产品资源,培育加工企业,完善加工设备,提升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增加商品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十三五”末,县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万元,年均增长12%;工业占第二产业比重达15%,绿色食饮品、民族手工业和藏医药业等高原特色产业获得较大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3—4家。
四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关系民心。未来五年,我们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要高度重视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大统筹力度、加大投入力度,竭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各族人民享受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争取中央和对口援建单位扶贫资金,整合行业部门扶贫资金,完善机制、加强管理,明确受益主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覆盖,着重抓好登木、仲达、金东等贫困乡镇及21个重点贫困村的脱贫任务。围绕未来两年实现朗县低收入户全面脱贫目标,以农牧区低收入群众为对象,完善“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社会扶贫、政策扶贫、援藏扶贫”五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实现1079户2853人脱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建设21所村级幼儿园,建设3所乡镇中心附属幼儿园,到2020年,全县学校标准化建设率达到95%。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民族体育事业全面进步。更加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卫生投入,努力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目标。健全县、乡(镇)、村(居)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医疗保障能力和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工作机制,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农村医疗管理、藏医药业、卫生人才培训等工作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信息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普宣传,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力争到“十三五”末,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35%,对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45%,科技普及率达70%。优先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包括核桃示范基地、辣椒示范基地、高效畜牧产业示范基地等,通过科技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带动实现“一产上水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以文化惠民工程为重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完善职工之家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化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储备好救灾物资,救灾物资储备基数达到全县人口的20%。加大廉租房和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房建设。提高双拥优抚安置水平,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以防堵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预防减少一般事故及人员伤亡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投入,健全落实安全生产三个体系建设,强化四大环节,突出七大重点,努力促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力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执法秩序,确保全县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均实现平稳下降。
五是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以构建包容开放合作的政策体系为突破口,以对内对外开放为重点,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进一步增强全县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农牧业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多元化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快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好信息、技术、购销、金融、农机等全方位服务。全面深化现代化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推动农业集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优质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加快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程序,完善被征地农牧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保障群众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持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下放管理权限,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要素市场体系建设,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适合市场经济需要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加强电子政府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平台,探索“一站式”集中化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机关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创新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与对口支援单位的联系,开展区域产业合作,与援助方合作共建特色产业,探索税收共享和分配机制。大力实施经济援藏、教育援藏、就业援藏、科技援藏、干部援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抓住发展机遇,探索建立与区内外的产业合作机制,加快优势资源开发步伐。积极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加强与外地企业技术、投资、产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六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确保社会持续长期全面稳定。牢固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深化维护社会稳定措施,加强社会治安防范,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实现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治建设。广泛开展“四观”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建设法治社会,在法制轨道上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加强法治宣传载体建设,深化“法律七进”活动,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加强新媒体在普法中的作用,提高普法实效。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在反分裂斗争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坚持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统一、表里如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积极依靠各族干部群众,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分裂破坏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巩固和深化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坚决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点线面、网上网下、人物技防、打防管控结合,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健全维稳机制,建设平安朗县。
2016年工作重点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起好步、开好局,对全面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2018年与全市一道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现金收入增长10%。
一、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重点项目90个,总投资3.1亿元;解决好拉林铁路朗县段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加快县城光明新区建设进度,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村通畅率,力争年内开通县城至登木、金东农村客运班线和县城出租车,确保全县干部群众出行方便;抓好朗镇灌区、金东乡饲草基地灌溉、金东河流域治理项目;实施乡镇给排水项目,解决基层干部群众生活用水难题;加快县城、登木幼儿园以及仲达小学运动场等项目施工进度;完成乡镇256套干部周转房续建及100套县直公租房新建工作,进一步改善干部群众住房条件;重点完善边远农牧区通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农牧区信息化建设,提高通信网络覆盖率;做好福州第七批援藏项目收尾工作,积极配合广东援藏队编制项目规划;实施危房改造和小康示范村项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牧区群众生活质量;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清理乱摆摊点、乱贴乱画、卫生死角,提升市政形象。
二、全力推脱贫攻坚工作
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将脱贫攻坚与部门、个人考核有机结合,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严格的考核奖励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宣传,挨家挨户做好脱贫思想工作,改变“等、靠、要”思想,提升思想意识。改变思路、创新做法,摸清病根,对症下药,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脱贫。采取政策扶持兜底,进一步核实、登记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计划将226户340人纳入五保、低保兜底范畴。探索产业带动扶贫模式,与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签署帮扶协议,向有意愿、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传授加工技术,安排其参与生产,力争年内通过产业带动494户735人脱贫。促进联户脱贫、联户致富,户与户、户与村“两委”、户与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实现脱贫。科学规划,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好今年51户218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积极落实上年本级财政的10%(330.8万元)以上作为扶贫专项资金,同时,积极衔接援藏资金,合理安排援藏资金在扶贫领域的投入,确保年内完成516户1427人脱贫。
三、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事业
强化教育基础地位。继续落实“控辍保学”长效机制,不断巩固“两基”成果;继续将“三包”经费管理使用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确保“三包”经费管理规范、使用合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我县在2017年圆满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任务;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改善各学校的办学条件;积极协调做好仲达小学教学楼及学生宿舍、登木乡小学教学楼、拉多乡小学简易运动场及附属工程、幼儿园园舍及县中心小学附属工程的前期工作,力争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使用。
繁荣发展文化广电事业。进一步完善县、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提升文化场所利用率,申报创建1个试点文化示范乡镇。开展好艺术团文化演出“八进”活动、“县县交流演出活动”,完成全年文化演出不少于60场次;完成全年2131工程电影放映任务,确保每月在每个行政村放映1场电影,每月在县城内放映1-2场露天电影;完成制作出版《朗县原生态歌曲》精致版光碟。加快进度完成县城数字影院建设项目,争取年内投入使用。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认真落实农牧区医疗制度,做好政策宣传和资金管理,确保覆盖率达100%;继续落实在编僧尼和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及建档工作,确保体检率达98%以上,建档率达100%;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力争各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做好鼠疫等传染病防治工作,扎实开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做好县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二乙”工作;落实好460万元的县藏医院和县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改革补助资金,确保200万元的县藏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完成2次以上县级藏医骨干培训,使藏医药在医疗、保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做好城乡就业统筹工作,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和技能培训;抓好五大保险及新农保参保工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举报投诉案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抓好五保集中供养工作,做好政策宣传、入住服务等工作,确保建得好,有人住,留得住;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及时足额发放各种补贴,保障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生活有所依;全面推进社会福利服务和城乡医疗救助,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积极落实县城以及避难场所设施和登木、仲达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逐步增强我县抵御灾害能力。
四、全力抓好特色产业发展
整合各类产业扶贫资金。全面提升农牧业特色产业,积极推广新品种示范1075亩,积极申报完成3-5个朗县特色产业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切实做好藏冬桃深加工、登木乡牦牛标准化养殖场、2015年朗县人工饲草基地建设和朗县2013年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地改良等四个重点项目。扎实做好黄牛改良工作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积极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扎实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强化后期管护,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着力打造林芝西大门生态旅游带,加大生态旅游项目的投入、旅游市场的推介和监管力度,提升服务接待能力,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79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2895万元,同比增长10%。积极做好水电能源开发工作,积极支持西藏林芝煜恒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工字荣流域梯级电站;加快开发天然饮用水产业;加快光伏发电项目合作步伐,协调推进雅中(朗县)—林芝500KV线路新建工程。继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步伐,全面实施五大惠民工程,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完善藏医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申报苏卡故居修复、藏药材种植基地和藏药制剂所项目。巩固藏医院建设,加强乡村藏医服务能力,大力推广常见病、多发病藏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对朗县民族手工业的指导,促进企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藏香、藏纸加工企业跟踪服务工作,扶持发展朗镇木碗加工厂和登木藏式家具厂,壮大发展民族手工业。
五、全力确保深化改革开放
紧密结合朗县发展实际,坚持区内外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按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要求,更加自觉、更加大幅度地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集中力量建设新型小城镇,重点建设仲达镇、登木乡等小集镇,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公共服务,尽快形成支持朗县跨越式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空间支撑。建设法治政府,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各项措施,进一步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围绕政府中心工作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构建立体式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完善招商服务理念,优化招商环境,从政策上降低招商门槛,创建诚信政府,加强对综合环境的经常性治理整顿,真正做到引得成、留得住、发展好。抓住援藏机遇,探索建立与区内外的产业合作机制,加强与外地企业技术、投资、产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六、全力坚守“三条底线”
坚守和谐稳定底线。加强社会综合治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维稳协调机制、完善工作预案,认真落实区党委、政府十个方面的重大维稳举措。深化“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和“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将平安建设延伸到全县各乡(镇)及各行政村(居),以小平安积累大平安。坚守生态保护底线。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工作重点,合理安排生态功能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坚持集中使用原则,优先用于生态创建和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沿线、县城周边美化绿化等工作。确保全年完成造林绿化500亩,成活率达到85%以上。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环境监管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警示高悬,常抓不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关口前移,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持续开展旅游线路、消防和森林防火、建筑施工、地质灾害、食品药品和校园安全等20个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力度和督促检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位代表: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政府及各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忠诚。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做到强管理、优服务,坚决清理一切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坚决向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亮剑。必须全面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履行行政职能,坚持依法行政,真真做到重法治、严规范,努力打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最大化方便群众、方便企业、方便基层。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化、法治化。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必须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认真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提高推动发展、服务人民、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必须转变作风,牢固树立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改革新思路、发展新方法、工作新举措,狠抓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督促落实。必须巩固扩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党委“约法十章”“九项要求”,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开拓创新,敢于担当,为圆满完成“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确保2018年与全市一道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一、“三严三实”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针对党员干部推进作风建设提出了“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要求。2015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二、十项维稳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始终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着力构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实施并不断深化十个方面的维稳措施,使西藏社会大局进入了持续和谐稳定的新阶段,社会稳定工作走在了五省藏区前列,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自治区十项维稳措施概括起来就是十个创新;创新维稳领导机制,切实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创新乡村治理机制,着力维护农村牧区稳定;创新寺庙治理机制,促进宗教和睦和谐;创新城镇治理机制,努力建设平安西藏;创新重点区域管理机制,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构建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创新意识形态引导机制,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强大正能量;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机制,最大限度的凝聚人心;创新维稳工作指挥机制,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创新党的建设保障机制,夯实党在西藏的执政根基。
三、权力清单
权力清单是指把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各项公共权利进行全面统计,并将权利以列表清单的形式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四、“互联网┼”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神态。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五、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先后下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了遵循。
六、新常态
新常态是当前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的最新表述。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经济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七、八项规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要求:一要改进调查研究;二要精简会议活动;三要精简文件简报;四要规范出访活动;五要改进警卫工作;六要改进新闻报道;七要严格文稿发表;八要厉行勤俭节约。
八、约法十章
依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区党委常委班子结合实际、从严要求,提出“约法十章”:一要改进调查研究;二要精简各类会议;三要精简文件材料;四要严控事务活动;五要规范出区出访;六要改进警卫工作;七要改进新闻报道;八要严格文稿发表;九要厉行勤俭节约;十要坚持廉洁自律。
九、九项要求
一是积极推进政企分开,切实规范行政权力;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提高行政效能;三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四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确保权利不被滥用;五是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努力提高决策水平;六是建立问责制度,开展绩效评估;七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八是强化大局意识,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九是以勤俭办事为原则,积极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十、六大产业
特色农牧业、生态旅游业、水电能源业、藏医藏药业、文化创意业、民族特色手工业。
十一、七大基地
百亩优质花椒示范基地、百亩优质酿酒葡萄示范基地、千亩优质辣椒示范基地、千亩优质黄香蕉苹果示范基地、千亩优质藏冬桃嫁接基地、万亩优质核桃产业基地、黑山羊和小尾寒羊养殖基地。
十二、三网合一
电话网(电信网)、数字网(计算机网)、电视网一起使用。
十三、四个坚持
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优势优先、坚持整体推进、坚持市场导向。
十四、“三公”经费
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
十五、两基、三包
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三包:对西藏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制度。
十六:“六建”、“九有”、“九+六”、“六个一”
六建:建管理机构、党组织、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管理职能、管理机制。
九有:寺庙有国旗、四代领袖像、报纸、电影、广播电视、书屋、水、电、路。
九+六:在“九有”基础上再加六个内容,分别是有文化室、有旗台、有公厕、有温室大棚、有垃圾池、有洗澡堂。
六个一:交一个朋友,每个驻寺干部要与一至几名僧人交朋友,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和思想动态;开展一次家访,驻寺干部要到自己所联系的僧尼家里搞一次家访,深入了解僧尼家庭的实际情况;办一件实事,发挥各自优势,为每个僧尼家庭解决最现实、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建一套档案,详细记录每一个僧尼的个人信息和家庭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底数清楚,便于管理和服务;畅通一条渠道,建立起驻寺干部与僧尼家庭联系的稳定渠道,与其家人共同教育引导僧尼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建一套机制,建立寺庙管委会、驻寺干部与僧尼家庭共同负责、协调联动的和谐寺庙好机制。
十七:两横四纵一铁
两横:306省道、江北公路;
四纵:仲登线、朗杰线、金东支线、工字荣线;
一铁:拉林铁路。
十八:“五放”、“六支持”
五放:政治上放心、思想上放开、政策上放宽、发展上放胆、工作上放手。
六支持:政策、资金、人才、基础、环境、信誉上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