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6日 星期二

朗县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朗县 / 援藏工作 / 援藏动态

惠州大学生跨越三千公里赴藏支教

朗县政府网站:

2020年12月01日 17时32分

来源:拉萨日报

【字体:

打印本文

惠州大学生跨越三千公里赴藏支教

    站在半山腰上的中学门口,可以将这个人口不足两万的西南边陲小城尽收眼底。县城建在一处平坦的河谷上,面积很小,北面是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面是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依城流过。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

    每年的春秋两季,惠州学院都会选派一批支教学生,他们像一群候鸟飞来,衔来一些叫做知识、艺术和视野的种子,期待能在当地藏族小朋友的心里开出花朵。他们又像长跑运动员,没有终点地奔跑着,传递着希望。

    跨越三千多公里赴藏追梦

    我到底能带去什么?这个问题,像“人生之意义”困扰世人一般,困扰着每一个支教人。尽管无法笃定一个确切的答案,但谢汶希跟他的同学们还是在今年夏末,踏上了飞往青藏高原的航班。

    从广州到林芝,直飞四个小时。落地时,脚下的土地高出了2800米,相当于两个罗浮山叠在一起,气温下降超过10摄氏度。连忙披上一件外套,他们又被送上汽车。沿江国道与即将通车的林拉铁路并行,中间隔着的,是原本只在地理课本里见过的雅鲁藏布江。一路向西,逆流而上,车子驶过数不清的弯道,又攀升了400米。三个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这时打开导航软件一看,距离惠州学院:3510公里。

    跨越山海,接过师哥师姐们的长跑接力棒,行囊里揣着“我到底能带去什么”的空白考卷,他们将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度过一整个学期的支教生活。他们是10个青葱少年,平均年龄21岁,他们是惠州学院第六批援藏支教队。

    经过简单的休整,他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学校,面对各自的悲喜。

    谢汶希被同学们认为“运气不错”,他任教的林芝市朗县仲达镇中心小学被称作“花园学校”。在种菜都得搭大棚的高原地区,学校的后花园里神奇地绽放出一片生机,甚至开辟出一块供师生们娱乐的响箭(当地一项传统民俗运动)体验区。近些年朗县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加码,再加上源源不断的援藏力量的注入,帮助这所小学不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教学成果上都有长足提升。2019年,仲达小学的考生综合成绩,在全林芝市所有的乡镇小学中排名第一。

    这让奔着“吃苦”来的谢汶希感到意外。家境优渥的他最初选择来西藏支教的理由,是不想让自己的大学平淡无奇。朗县的壮美风光,确实满足了他对一场奇幻之旅的想象:大河大山动静相宜,全然一幅油画,就是永恒该有的样子,“天空好干净,到了晚上,能清晰地看到银河”。同时,他还想象着,美丽的代价就是艰苦吧。可是,在最初的支教生活里,他常常陷入自困:除了缺一点氧,学校看起来什么都不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